你的位置:凤凰平台地址 > 新闻动态 > >美国之音大裁员:昔日传声筒沦落为过气网红,特朗普一刀砍预算
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

美国之音大裁员:昔日传声筒沦落为过气网红,特朗普一刀砍预算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2:33    点击次数:64

美国之音,这老牌“传声筒”,最近动静可不小。裁员啊,欠薪啊,一连串事儿闹得沸沸扬扬。老特一纸行政令下来,预算咔咔一顿砍,说是美国之音“屁股歪”、“说话不靠谱”。嘿,这一下,1300多个正式员工回家歇着了,2000多个合同工也“拜拜”了。更惨的是那些靠稿费吃饭的国际撰稿人,听说上千人都被欠薪了,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。

这事儿啊,听着像宫斗剧,其实背后水深着呢。美国之音,这名字一听就“根正苗红”吧?它成立那会儿,二战正打得热火朝天,主要任务就是向全世界广播美国的声音。几十年下来,也确实风光过,全球几亿听众呢。但现在嘛,就像个过气的明星,有点落寞了。

你想啊,现在信息这么发达,获取信息的渠道那么多,谁还守着收音机听广播?更何况,美国之音这些年口碑也不太好,经常被各国外交部点名批评,说它报道偏颇,甚至编造故事。以前互联网不发达,它说啥就是啥,现在嘛,动动手指就能查证,忽悠不了人了。

老特对美国之音的“不满”也不是一天两天了。五年前他就公开吐槽过,说它是“最烂新闻机构”。现在好了,直接“挥刀”砍预算,够狠!有人说他这是跟那个卖火箭的马斯克学的,马斯克去年也嚷嚷着要关掉美国之音。

不过,也有人分析,老特这是“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”。传统媒体不行了,他就把目光转向了抖音之类的短视频平台。毕竟现在年轻人都在玩这些,宣传效果可能更好。这么说来,美国之音的裁员,或许只是美国对外宣传战略调整的一个信号。

想想也挺有意思,以前是冷战时期的“传声筒”,现在想转型当“网红”?这转变,够大的!

那美国之音到底做错了什么?其实也说不上“错”,时代变了,它没跟上节奏而已。以前那种“我说你听”的单向传播模式,现在不吃香了。现在大家更喜欢互动,喜欢看短平快的内容。美国之音的内容,怎么说呢,有点“老干部”风格,严肃认真,但不够活泼有趣。

再说它的立场,一直被质疑“屁股歪”。虽然标榜“客观公正”,但实际上经常“选择性报道”,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事情“格外关注”,对另一些则“视而不见”。时间长了,谁还信你?

当然,美国之音也尝试过转型,但效果不太明显。毕竟“船大难掉头”,一个老牌机构,想改变可不是那么容易的。

那以后怎么办?说实话,谁也说不准。也许能找到新的出路,也许就慢慢淡出历史舞台了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,未来的国际传播竞争会更加激烈,想生存下去,就得不断创新,不断适应新的环境。

其实,不光是美国之音,很多传统媒体都面临同样的困境。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内容为王,谁能提供更优质、更有趣的内容,谁就能赢得观众。美国之音的裁员风波,或许能给其他媒体敲响警钟:别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,赶紧想想怎么转型吧!

归根结底,还是那句话:适者生存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友情链接: